紐約中央車站:紐約遊記(5)
近百年來人類興建的大型公共建築,最宏偉壯觀的,當屬紐約中央車站(個人觀點)。它是紐約指標型(Landmark)建物之一,觀光客必遊景點。但是,看完它,你可知--它不是紐約唯一的宏偉壯觀車站?附近還有一座與它同級的車站建物(可能比它還更宏偉壯觀), 只是1965年,它被拆了,你想知道「為什麼」,以及它給紐約客帶來的永恆傷痛嗎?
紐約中央車站(Grand Central Station,以下簡稱:中央車站)1869年興建,因運量增加、火車電氣化與鐵路地下化,1910年不得不重建。目前車站是1913年2月2日啟用,超過百年。它位於中城42街與公園大道(第4大道)路口,業主是大都會北方鐵路公司(Metro-North Railroad,MNR)。
參觀中央車站,必須同時聯想它的兄弟--34街-第8大道的賓州車站(Penn Station),兩大站相隔「8街、4大道」(約500公尺)。全世界大都會同時擁有相隔500公尺的兩座大型火車站,唯獨紐約而已。
兩大車站分據曼哈頓中城(Midtown)東西側,都是美國最繁忙、最著名的鐵路車站,鐵軌與月台全部地下化,地上建物都是紐約著名地標,但外觀、功能、歷史遭遇,卻大相逕庭。
中央車站地面站體,極其宏偉壯觀,它本身就是一座令人驚艷的公共建築空間藝術--不管外觀或內裝:
1. 外觀:正門(42街)是世界最大的蒂芬妮玻璃門(Tiffany glass),兩旁是Minerva, Hercules, and Mercury等希臘神話神祇雕像,為世界最大型雕像群,由法國雕刻家Jules-Felix Coutan打造,高14.6公尺,上面鑲嵌一個大鐘(周長4公尺)。東側立面牆壁貼砌花崗石和石灰石,頂端站立一座1871年鑄鐵製作的老鷹。
2. 內裝:中央大廳有一貓眼石製作的四面鐘,價值約台幣5億元。大廳天花板為一星空穹廬,1912年由法國藝術家Paul César Helleu創作,星空圖所繪的天空和人類的仰望的視角相反,因為採上帝看世界的視角,俯瞰星空。
3. 大廳二樓:2011年11月開設直營的蘋果商店(Apple Store)。
4. 兩側通廊:開設高檔餐廳、牛排館,吸引高檔人士消費。
5. 底層大廳:開設中庭式飲食部,吸引候車乘客停留消費。
與中央車站相反,「賓州車站」除了入口通道外,並無地面站體。換言之,「賓州車站」完全地下化,它不像「中央車站」擁有雄偉美麗的地面站體,地上建物是1986年開幕啟用的大巨蛋--麥迪遜廣場花園(Madison Square Garden),美國NBA紐約尼克隊和國家冰球聯盟(NHL)紐約遊騎兵隊之主場,許多大型體育比賽、演唱會和政治活動的舉辦地。所以,「賓州車站」與「麥迪遜廣場花園」同在一處,分屬兩個業主;一個地上,一個地下。
與「中央車站」不同,「賓州車站」是純車站,除了搭車,不會有觀光客去逛。業主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Pennsylvania Railroad, PRR)在各大城市設的站均以「賓夕法尼亞車站」命名,簡稱「賓州車站」(Penn Station,嚴格講,Penn或Pennsylvania與美國賓州是兩碼子事)。
PRR規劃「紐約」賓州車站以及它的地下鐵路系統時,比「中央車站」的MNR,更早、更前瞻、花費更巨大。1901年PRR就著手於火車電氣化、鐵路地下化,建造河底隧道連結紐澤西市和紐約市,穿越整個曼哈頓,通到皇后區,都是當時全球最艱鉅的偉大工程。「賓州車站」矗立34街,1910年11月27日正式啟用,比「中央車站」的重建啟用早兩年。
當時「賓州車站」的宏偉壯觀不輸「中央車站」。車站建築物由粉紅色花崗岩建造,多里安式石柱圍繞成的柱廊,車站大門仿照德國柏林市布蘭登堡門,候車大廳帶有古羅馬卡拉卡拉浴場的特色,規模近似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中殿。牆體下部由鋼筋支架外敷以石膏,以模擬古羅馬式建築常用材料洞石。2007年巴爾的摩大陽報回顧這段歷史,稱它是「由一座岩石,玻璃,雕塑組成的人類能想像出來的最龐大的建築」。
不幸的,50年代美國州際高速公路網完成,汽車時代來臨,鐵路運輸大衰退,PPR虧損累累,它把算盤打到這座宏偉壯觀、地價昂貴的「賓州車站」。1962年,PPR把車站地上權交給曼迪遜廣場花園,交換它的25%股權。
於是,這座被歷史學家Jill Jonnes讚譽為「運輸史上的多里安神廟」,就這樣毀了,被曼迪遜廣場花園的大巨蛋取代了。此舉在全國引起爭議,並在國際上引起眾多反響,但拆掉後已無法縫補,帶給紐約客永遠的傷痛。
建議遊客到紐約玩,逛完42街的「中央車站」,一定還要步行到34街的「麥迪遜廣場花園」,看著它,憑弔「運輸史上的多里安神廟」--消失的地上「賓州車站」。
至於在地下「賓州車站」,不值得你走下去--看我附的這幾張照片就夠了。
「中央車站」命大,業主MNR也曾動它地上站體腦筋,差一點遭改建或拆掉,所幸保住了,有機會再述。
*本文引用Wiki資料甚多,讀者可同時參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