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選平台
外賣平台UberEats、Foodpanda配送的食物悄悄地佔領人們餐桌,Uber代表分享經濟(sharing economy),它首創私駕車的分享,再從私駕車轉進餐廳外賣平台:UberEats,為餐廳、配送員、顧客三方市場(3-side market)搭建分享平台。除了分享外,UberEats進入了隨選經濟(on-demand economy)。
隨選平台
外賣平台UberEats、Foodpanda配送的食物悄悄地佔領人們餐桌,Uber代表分享經濟(sharing economy),它首創私駕車的分享,再從私駕車轉進餐廳外賣平台:UberEats,為餐廳、配送員、顧客三方市場(3-side market)搭建分享平台。除了分享外,UberEats進入了隨選經濟(on-demand economy)。
透視Airbnb平台(下)
平台有太多定義、型態、分類、涵義……,但是,不管多複雜,以下這張圖勝過千百種平台定義,它可以帶你探索千百種平台,只要用這張圖檢視平台的定義、功能、效應、參與者身份、角色……,平台如何建置、優劣如何?.......一目了然。
透視Airbnb平台(上)
Airbnb是典型文青網站,它打破「文青不賺錢」的刻板印象,為文青產業找到出路。創業以來,為600多萬房東帶來近約700億美金收入,還有數倍於房租的週邊服務或產品收入。
平台創業
每一位手機用戶,都是(多個)平台的用戶,人們對手機倚賴多深,對平台的倚賴就有多深。這一依賴不像靠著某一支柱的依賴,而是捲進層層疊疊千層雲(平台群)的依賴。由於這一依賴太不知不覺、太超現實了,只緣身在此山中,多數人不識平台廬山真面目。
平台如千層雲
千層雲是天空水氣分佈不均勻,同時被舉升,而出現疊起來像莢狀雲的異象,這異象正可以形容我們所處的層層疊疊平台。平台充斥我們的生活,它不僅無所不在(ubiquitous),更像千層雲般地層層疊疊(layer after layer)地纏繞我們。
內隱知識外顯化
能將商業模式、平台、企業生態系統……這些最新企管理論模型解說清楚,真不容易。我堅決主張,教書絕不能將一般媒體使用的時髦文句當作教材,而直接轉述給學生。身為企管教授,我們有責任探尋這些企管術語的理論源頭,加以整理消化,然後把內隱知識外顯化,用知識外顯工具(例如PPT)把知識理論講清楚。
生態系統策略規劃
生態系統策略的位階應該高於競爭策略,缺乏生態系統概念,會讓廠商誤判產業影響力,容易作出錯誤的策略佈局。經營者如果沒有意識到企業所依附的生態系統,就不會擬定生態系統策略,因而埋下創新產品失敗的導火線。本篇文章介紹我改良的生態系統策略規劃方法,非常actionable。
生態系統策略
1997年米其林推出PAX防爆輪胎,它讓車子高速行駛,輪胎破損漏氣時,車子還能繼續高速行駛200公里,絲毫不影響行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但這款輪胎上市後,僅有少數高級車採用,最後失敗退出市場。為什麼如此創新的PAX防爆輪胎會失敗收場呢?
模組化力量(下)
1996年英代爾總裁Andy Grove在十倍速時代提供一張電腦產業蛻變圖:1980年由IBM, DEC, Univac與王安各電腦大廠從頭到尾主宰電腦製程的產業整合,進化為產業分化:晶圓、硬體、作業系統、作業軟體、銷售與配送,各自獨立,分工整合。Grove畫出電腦產業轉型圖,卻無法解說轉變的真正原因,直到Baldwin and Clark(2000)提出模組化力量,世人才恍然大悟。
模組化力量(上)
自然界山脈、樹林、雨水、氣流(風)、河流….….,各自獨立運行,卻互相牽制,進而組成我們生存其中的生態系統。此種(自然界)互相牽制、影響的力量稱之自然(nature)。用相同概念描述商業社會,什麼是商業社會的自然力量?
互補經濟學
互補(Complement)太重要了,產品必須與其他東西互補,才有價值,企業必須找出與其他廠商有共創價值的互補,才能生存或發展。但互補很少被當作策略的核心主題,難怪我們創不出更新、更好的產品價值。
10億美金併購案
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Billion-Dollar Startups)被稱為獨角獸(Unicorn),名稱起源於矽谷創投Cowboy Venture創辦人Aileen Lee追蹤2000年(網路泡沫年)以後創立的軟體資訊公司,2013年他發表文章,宣稱新創公司只有0.07%能夠成長至市值10億美元的機會,因為這些新創公司太稀有了,如同獨角獸的稀少。
生態系統(上)
讀到一篇好論文,能對朦朧不清的先進知識開悟,是讀書人的最大享受。「平台」、「生態系統」、「商業模式」.......是我正在鑽研的議題,這一篇Towards a theory of ecosystems論文,讓我開悟甚多,特地翻義它的序文,接續以下文章將以此篇論文為核心,深入介紹生態系統的相關論文。
數位經濟的活動觀點
MIT Sloan 商學院教授Wanda J. Orlikowski,專精研究資訊科技與組織變革的領域,她深入調查工作地點的技術,找出技術對結構、文化、工作行為、組織變革的影響,提出很多有關數位工作(digital work)的理論。
數位經濟
在科技如此勃興、發展的時代,純粹靠「人」作業的企業,幾乎沒有競爭力。人必須結合科技,才具有競爭力。尤有甚者,借助(數位)科技對傳統組織的作業、產品,進行破壞、再造、創新,這些「破壞、再造、創新」變成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
IT技術導入
企業導入任何電子化作業系統,都會涉及數位轉型。數位轉型絕非單純的IT技術導入,它涉及複雜的組織變革,影響組織社會要素的變化,不幸的,很多主管忽略了這些變化,導致IT技術導入的失敗。
資訊球體
以資訊球體(Infosphere)來稱呼知識工作者的工作場域,能讓我們更瞭解所處的工作環境,也更認識科技改變工作本質的力道。我先後從不同管道聽到「資訊球體」這一名稱,其中,卡耐基美隆大學的Kathleen M. Carley教授對它的描述與研究,最讓我著迷。
「資訊球體」(Infosphere)是一個人工作所處的資訊環境,它由一套互動與知識網路構成。當互聯網把我們「無所不在」(Ubiquitously)連結在一起,我們的工作場域空間、與工作夥伴的互動連結……與過去環境產生很大的差異。
平台壟斷
「平台」是網路數位興起的獨特勢力,經營「平台」的企業稱之「平台企業」,它們逐漸獨佔許多平台的經營,例如,Google壟斷了搜尋、影音、手機作業.....等平台,它們的壟斷力量常超越傳統的壟斷企業。由於許多平台業者提供「免費」,所以,很難用傳統經濟理論來判定壟斷帶來的消費者利益的損失。
經營單一平台的企業絕對不同於經營多個平台的企業,當「平台企業」不斷跨越原始經營的單一平台,而跨入多平台的集結,帶來的競爭影響很值得研究,但相關的研究卻還未真正開始。
企業IT
如何在競爭環境中「殺出重圍」,成為產業領導者?差異化是唯一的策略,但是,策略重點不是「差異化」,而是選擇在哪裡差異化。選擇企業IT的投資,可能是帶動差異化優勢的主因,但也造成產業激烈的動盪競爭。
沒有人會懷疑「競爭優勢」是從「差異化策略」產生的,但是,並不是任何差異化都會產生競爭優勢。
企業2.0
如果一套軟體、一件理財產品、一本書(百科全書)……純粹在網路上討論、製作、測試、公開、銷售、服務,能夠操作這種作業方式的企業,應該不同於傳統實體作業的企業,它應該稱為「企業2.0」。
「企業2.0」(Enterprise 2.0)是2006年MIT的Andrew McAfee教授首次提出,他從歐洲一家投資銀行(DrKW)利用維基百科、部落格、群組討論三種溝通軟體,完成整個投資方案,送交客戶,McAfee教授根據這個案在Sloan Management Review 發表「Enterprise 2.0: The Dawn of Emergent Collaboration」文章,首次公開「企業2.0」。三年後(2009年),McAfee教授出版專書(Enterprise 2.0: New Collaborative Tools for Your Organization's Toughest Challenges),繼續鼓吹「企業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