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經濟的活動觀點

MIT Sloan 商學院教授Wanda J. Orlikowski,專精研究資訊科技與組織變革的領域,她深入調查工作地點的技術,找出技術對結構、文化、工作行為、組織變革的影響,提出很多有關數位工作(digital work)的理論。

 

o.jpg

Orlikowski教授這篇論文「真理不在外面:數位經濟的活動觀點」(The Truth Is Not Out There: An Enacted View of the “Digital Economy” ), 發表於2000出版的In Understanding the Digital Economy: Data, Tools, and Research,Orlikowski教授在2007年又發表"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Dynamics of Organisational Change.",也是值得一讀的文章,兩篇文章一脈相傳,能讓我們瞭解2000年後後續研究。我把2000年論文「序言」部分翻譯出來,這篇文章與Rod Kling教授的組織資訊學Organizational Informatics)理論觀點一致, Orlikowski教授應是組織資訊學的大將,她把這一學派的理論發揚光大

從媒體報導、學術研究的討論,常把數位經濟視為一種外部、獨立、不能缺少的現象,它是「在那裏」(out there),用這觀念來描述數位經濟並不合宜,甚至誤導。我們主張數位經濟是我們自己製造(our own making)的,它是一種社會生產,它絕不是「在那裏」,它是我們個別或集體、持續不間斷的努力、心血、經營而形成的,過程複雜曲折。

數位經濟是我們每天活動的現象,它經由我們的行為而存在,包括政府、社團、組織、賣方、工人、管理者、公民、消費者、駭客、說客、政策制定者………個人與機構採取的行為。所以,我們都有機會、力量、責任表達自己的期望來形塑數位經濟。

本文從總體社會組織變革的觀點來討論數位經濟,我們不聚焦在市場力量或技術基礎建設(這些屬於“out there”),而從建立與維持數位經濟的組織行為來探索。當組織投資新技術,用它來與其他組織互動,完成跨組織疆界工作,它們就在數位經濟活動。認知到組織完成這些活動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我們卻發現,探討互聯網工作組織變革流程的系統性研究卻非常缺乏,因此,深入探討如何形塑與引導數位經濟以反映我們的期待與價值,確屬必要。

本研究先討論以往研究組織的技術變革的心得經驗,從而分析它們與數位經濟的相關性,進而檢視目前我們對數位經濟的組織角色之瞭解,最後提出數位經濟下組織行為觀點的若干研究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