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存貨模型(1

接近學期尾聲,快要結束作業管理講授。本系列文章也快要結束,它宣告我將完成作業管理難度頗高的講授課題:存貨理論,我所建置的Excel存貨模型,也將公諸於世,它可能是最為突破、最讓我驚艷、也最能幫忙學生學好作業管理的一個Excel模型。

The-6-Must-Haves-of-Inventory-Management-for-SMBs-862x336.png

存貨管理是多數企業必須嚴管的領域,它關係企業成本與獲利,涉及顧客滿足與企業形象。日本豐田式管理視它為企業資源浪費頭號戰犯,主張必須徹底拔除,達到零存貨目的。

存貨管理更是商學院重要講授議題,它分散在許多課程(例如會計學、成本會計、),但最核心、最難理解與操作的內容,都收錄在作業管理的存貨理論。

從理論來看,存貨管理是一套數學推演,若不借助數學,學生幾乎無法認識或演算各項存貨變數,更遑論學習更進階的理論模型。很不幸的,存貨理論各項變數的定義與相互關係,都不是加減乘除運算後的直觀數值,而是要經過諸多平方、開根號、甚至取對數的運算值,對數學不好的學生簡直「無字天書」。

本系列文章將數學公式演算與Excel表格作一些參照,把數學模型映置到Excel,然後擺脫數學符號,利用試算表的位址關係,直接進入存貨的數字世界。這項突破能讓人不必倚賴數學,直接用試算表演算,就對存貨理論有完全理解

由於有等候 (Queuing) 理論建置Excel模型的經驗,備課時就想用一張試算表格將所有存貨理論的數值「一網打盡」,基本的經濟訂貨量EOQ模型很容易從公式推算,因而建置一個很像表16的存貨模型:

表17

EOQ.png

表17用黃色區塊的3個數值:市場需求訂購成本倉儲成本計算EOQ(B7):然後市場需求除以EOQ得出每年訂購次數(B9),一年365天除以每年訂購次數,得出存貨訂單週期(B10),下面各項成本數據(B12-B17)都根據定義公式(請參考圖26)算出。但表17只是存貨模型的起步,真正的Excel存貨模型才要從這裡進入,「將理論數值一網打盡」的模型建置困難,也開始了。

等候理論只要抓好時間人數速率……,利用Little’s Formula(上一篇圖25),所有等候數值(諸如:等候人數、時間、機率)很容易代換推導,進而列在表16上「一網打盡」。但存貨理論卻不是這回事

圖26列示存貨理論的數學模型,它截圖自Hillier &   Lieberman(2005)經濟訂貨量EOQ)是從總成本方程式微分而來,結果如圖26紅框的公式:2倍需求量乘以訂貨成本,再除以倉儲成本,再開方(B7),這一運算的抽象程度遠超過Little’s Formula

如果不執著在數學公式,直接將公式映置B7方格,然後記住,B7方格的數值來自B3、B4、B5三個數值(黃色區塊)的運算。作了這一映置(Mapping)後,只關注試算表的運算關係,藉它掌控存貨模型所有變數關係,用不同數據輸入黃色區塊各方格,體會其他存貨決策變數值的變化,進而搞通存貨決策數值的各種影響與結果。

圖26

Picture1.png

表17-1

Picture2.png

表17-1上總訂購成本(B12)=總倉儲成本(B13)=$5000,它所對應的EOQ數值(B7)就是存貨管理成本最低的訂購量,數學方程式列示在圖27。所以,圖26-27、表17方格都表達相同的存貨變數公式圖形Excel數值三者彼此輝映,深化對存貨理論的瞭解。

圖27

EOQ3.png

接下來,我會表17的基礎模型加入新變數(例如缺貨成本,靠著Excel的表格排列與運算能力,將各種存貨模式建置在Excel表上。介紹這些模型之前,先交代我研究存貨理論的3項重要心得:

1. 教科書上對存貨模型的數學演算,不盡相同,很多相同變數,使用不同代數推算,很容易把人搞得一頭霧水,我建置的Excel方格內的公式全部一致化,而且上下方格值儘量呈現公式推導過程,例如,B10的值由B9推算出來,看到表格立即知道每年訂購次數(B9)與存貨訂單週期(B10)兩者的關係。

2.   有關EOQ模型的時間週期選擇,多數教科書都以為時間週期,史丹福大學教授Frederick S. Hillier Grald J. LiebermanIntroduction to Operations Research偏好使用為週期。兩種時間週期推導出來的模型數據,並不相同,卻很少學者注意兩類模型的差異。本篇文章的Excel用年資料,下一篇我將改採Hillier &   Lieberman(2005)的作法,使用週期,我會在下篇說明原因。

51tKFPq1TJL._SX391_BO1,204,203,200_.jpg

3. 圖26EOQ數學模型所推算的訂貨量是以「保平安」為出發點,實用價值很低。實用的存貨模型必須更關切存貨風險訂貨時點安全庫存訂貨週期……,換言之,「訂貨量」已經不再是存貨理論的最終解,它反而是「跳板」,用以推算與存貨相關的其他變數數值。

(一)考量短缺的存貨模型

EOQ模型加入存貨短缺考量,讓存貨理論跨出一大步。新模型建議增加訂購量,卻又不增加庫存,甚至大幅減少庫存量,讓存貨水準低到可能會發生短缺。由於增加訂購量,所以減少訂貨次數,節約總訂購成本。它把大量訂購量的庫存轉嫁給供應商,當期只運送很少的庫存量放在自己的倉庫,大幅度節約總倉儲成本,至於尚未交貨的訂貨量則轉為「延期交貨訂單量」。萬一缺貨,「延期交貨訂單量」補給不及,就會蒙受存貨短缺成本。

上述「短缺考量的訂購量」的數學方程式結構一如圖26圖27Hillier &   Lieberman(2005)的數學模型截圖。從該圖數學模型抓出「短缺考量的訂購量」最關鍵的公式:「倉儲成本加短缺成本,再除以短缺成本」的數值,我將它命名短缺係數,將它開根號,與EOQ數值相乘,就得到短缺考量的訂購量E11、圖27的Q*)。再將這一數值除以短缺係數,得出最高庫存量E12、圖27的S*),「短缺考量的訂購量」減去「最高庫存量」得到延期交貨訂單量E13、圖27的Q*-S*)。

表18

EOQ2.png

容我再強調: Excel模型的表格上下排列次序呈現公式推導過程,讓我們從試算表上下位格去追蹤存貨模型變數彼此的關連。表18短缺考量的訂購量(土黃色位格E11)從它的上位格推導出來,亦即EOQ(E8)與短缺係數開根號(E10)相乘而得,其餘位格請類推。

圖27

Picture10.png

表18將簡易模型短缺考量模型並列,以利比對。兩者黃色區塊的數值相同,短缺考量模型多了一個短缺成本。若不考慮短缺成本,EOQ值當然相同,其餘數值完全不同,在短缺考量模型的欄位多出一個短缺係數,把EOQ值透過運算,再變出三個決策值:(1)短缺考量的訂購量、(2)最高庫存量、(3)延期交貨訂單量。

短缺考量模型推算的經濟訂貨量大約是EOQ的1.5倍,它沒有造成很高的安全存貨量,因為它再分為兩部份:(1)約1/3的最高庫存量E12),(2)約2/3的延期交貨訂單量E13)。短缺考量的訂購量只有EOQ的一半,顯然存貨量並不安全,會有存貨短缺風險,但能省下倉儲成本

實務作業上,當最高庫存量水位降到不安全時,應該趕快用延期交貨訂單量補充,實際的存貨短缺成本未必真正發生,表18所列的存貨短缺成本,應該指供應商緊急補貨不及下的最差存貨情境。從表18看出,雖然存貨短缺成本是理論值未必真正發生短缺考量模型的總存貨成本只有$5695,約只有簡易模型下的一半。若真不發生存貨短缺,存貨成本還會更低,教科書卻都不交代這項實務做法。

短缺考量模型的總訂貨、倉儲、短缺存貨成本列示於E18-E20,它們內建的計算公式都取自圖27的數學模型,我再特別截取,將它們列示如下:

圖28

EOQ5.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chung 的頭像
    mchung

    洪明洲教授部落格

    m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