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1)
認識MIT超過半世紀,上個月(2019.1.19)約3個小時的短暫探訪才真正瞭解MIT,也才有資格對它作更正確的詮釋,雖只探訪3個小時,但這篇心得經過半個月的沉澱、構思,才提筆撰文,希望把MIT底層實力介紹給國人。
(MIT的指標建物--具有萬神廟風格的大圓頂圖書館)
MIT(麻省理工學院)深受台灣人喜愛,除了與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簡稱同名外,它是台灣高科技(人才或技術)重要源頭,張忠謀的母校。(下圖掛的照片人物就是張忠謀夫婦)
對我,MIT別具意義。大學時代所讀的經濟學教科書,不管英文或中文,內容都源自MIT教授Paul A. Samuelson的經濟學原理。Samuelson教授也是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受他影響與帶領,MIT幾乎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搖籃。此外,MIT Sloan School是管理理論與技術的聖殿之一,它緊鄰哈佛大學商學院,發展與哈佛商學院不同的學院風格,我所心儀的管理學者Andrew McAfee與 Erik Brynjolfsson都任教於此。
(經濟分析之父--Paul A. Samuelson)
一家以實用技術為專精前導的理工學院,經濟理論的探研,竟然如此卓越、強悍,真是奇蹟。若將台科大比擬為MIT,誰能能想像台科大會在經濟理論的探研超過台大?
我不必再介紹MIT在實用技術的專精前導,台灣有很多人比我更知道MIT的實力。但要看出MIT實力背後的動力來源,就少有人了,19日的探訪正好補此不足。雖然只有短短3小時,但我已經累積半世紀的(遠距)接觸、影響,才會產生深刻體驗。
最感謝的,這短短3小時,主要靠許恒源博士、黃筑筠博士的接待。兩位MIT人用最短時間,現場解說、灌頂,安排留學生熊博龍先生帶我導覽。若非這些安排與際遇,即使逛個十天半月,也是劉姥姥進大觀園,入寶山空手而回。
(帶領我深入認識MIT的貴人--都出生台灣)
一月19日 Delta航班早上從Atlanta起飛,中午到達波士頓機場,許、黃兩位博士就在機場行李領取處等我了,隨後上車,直接進入MIT校園,在校區中的Marriott(萬豪)Hotel餐廳用餐,一趟深入MIT靈魂的探訪之旅,就開始了。
(拍攝萬豪酒店前,MIT資產活化案例之一)
MIT的校區面積只有68公頃,若以台灣的大學校區面積排名,MIT校地面積排名第15(相當於台中的朝陽科技大學),大約是台大校區面積的一半。這樣面積的大學,卻製造出93位(包括校友、教授、研究人員)諾貝爾獎得主。2010年媒體統計MIT畢業校友創辦的公司有25,800家(包括台積電),僱用三百萬人,這些公司每年利潤總值1.9兆美金,若將MIT視為一個國家,它與校友合計的GDP產值是全球第十一大經濟體,與台灣的經濟實力不相上下。
(探訪MIT起點--Kendall Square)
MIT介於哈佛大學與波士頓鬧區之間,面積只有哈佛大學的四分之一,創校年代比哈佛大學年輕一半(哈佛大學於1636年創校)。若以搬遷到劍橋市的1916年起算,MIT的年歲正好是哈佛的四分之一,但若以MIT開始從實用技職大學轉型為高科技研究型大學的1950年相比,MIT今天的聲譽能與哈佛大學平起平坐,應為全世界建校辦學的奇蹟。用四分之一的校地面積、技職教育起家、(早期)艱困的財政校務…….. ,60年前關鍵轉型,就立下與哈佛大學並駕齊驅的聲譽,MIT--太嗆了!!怎麼這樣厲害?底層動力來自何方?太值得探討了。
(以下照片--攝於圓頂圖書館與河岸之間,此地也是MIT每年舉辦畢業典禮的場地)
這次探訪才發覺MIT的底層動力,寫在校名簡稱M、I、T三個字母。I代表學院(Institute),T代表Technology(技術),如果將M改為Money(錢),錢與技術在學院兩旁交會(Interaction):
--MIT:一所最會研發技術,又最會用技術賺錢的大學。
--MIT:一所最會賺錢,又最會用錢研發技術的大學。
總之,在錢與技術之間,MIT將兩者操作到極致,世界上沒有一所大學有MIT這樣高效的能耐。
以下照片攝於Kendall Square(KS),高層建物林立,第三張照片是CIC外觀(下篇深入介紹)
當許恒源博士、黃筑筠博士帶我從波士頓Longfellow Bridge跨進MIT的Kendall Square(廣場),廣場兩邊高層建物林立,包括Marriott Hotel、CIC Cambridge、Sloan管理學院、生技公司大樓,還有很多正在興建的大樓……..。每棟大樓都是MIT用土地與企業合作興建,由企業出資、進駐、經營、管理…….,用新商業模式產生營收,再回饋學校。MIT永遠不避諱錢,錢排在第一位。
(攝於Sloan管理學院前,MIT的技術靠學院提倡的[創業]課程行銷出去)
許博士告訴我:MIT的校產管理就是一個龐大企業集團,集團不斷對外招商引資,吸引企業、創業家、創投公司、基金管理人…….進駐MIT,或合資(成立基金)、買斷MIT開發的技術,MIT再將這些收入投注研發技術,MT不斷交會、相互循環、嫁接…..。
用現代投資學術語,MIT是眾多實驗室與Venture Capital(風險基金)的組合,MIT將這一機制發揮到極致。台灣人把學校教育當成神聖公益事業(專門培養論文寫作班學員),難以想像錢與技術可以很清高地交會(Interaction),更難想像MIT(實質上)與錢為伍、沾滿銅臭,學術地位卻一絲也不被貶抑,台灣人看不見、無法理解MIT的異類,誤以為MIT教授是一群學術清教徒,不食人間煙火,只專心做研究,真是大錯特錯。在MIT,任何教授沒有推銷自身研發的理論、技術,到處找企業界投資、贊助,絕對混不下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