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性、資訊與投資

股價波動大,投資風險高,投資股票必須依靠資訊個人判斷,兩者都逃不過人性(或投資心理)作弄,所以,投資應先搞懂自己的投資心理,再來談其他投資理論、技巧與模型。200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是最早提出投資心理(行為)學的學者,我建議:投資(股票)應先克服Kahneman提出的買賣股票盲點,如果無法克服,最好不要碰觸股票

image

投資是很個人化的行為,真金白銀拿錢出來投資股票,每個人的口袋深淺、對股價劇烈變動承受的壓力、對股市消息判讀能力、對行情研判的決策反應、貪婪恐懼的臨界點………完全不同,某種投資技巧很適合某人,讓他發了大財,但對其他人卻很難適用,甚至陷阱重重。所以,投資專家、投顧老師、市場高手…….所宣導的賺大錢投資秘笈,姑且不論是否真假吹噓,絕不要認為您能適用。

人性出發,Kahneman認為:當股票大跌時,一般人會砍掉虧較少績優股票,抱著虧較大的(不績優)爛股票,以求實際少虧一點當股票都大漲時,一般人會賣掉賺大錢績優股票,抱著賺較少的,甚至還在虧的(不績優)爛股票,以求入袋為安

結果,一般人抱在手上的永遠是不績優的爛股票,以致股市榮景來時,績優股票早就賣掉,手上留著是不會漲、還在虧的爛股票空留遺憾Kahneman的理論反應四大投資心理:
1、確定效應:大多數人面臨獲利是風險規避者
2、反射效應:大多數人面臨損失是風險偏好者
3、參照依賴:大多數人對得失的判斷往往根據參考點決定
4、損失效應:大多數人對損失比對收益更敏感

我們都知道要學習巴菲特的價值型投資,長抱績優股票,但我們怎麼知道今天的績優股,明天。後天、....長長久久的日子以後,仍是績優?

巴菲特的價值型投資,持股可以長抱五年、十年、二十年........,一直抱到股票價值實現。但一般人口袋不深,假設我們也抱到巴菲特的價值型投資股票,但眼看它們一季漲、半年翻倍、一兩年三倍、.....,股價繼續5倍、10倍......漲,請問:在這情況下,死抱20年後會漲100倍的股票,有何意義?看著遙不可及的100倍獲利,您怎能不賣掉眼前賺10倍的股票?您還能堅持20年的價值型投資嗎?(這是Kahneman教授投資心理作祟)

由於我們都太關注、尊崇、頌揚贏家(巴菲特)的投資術,以致看待贏家賺大錢時,產生與我們看待自己投資風險相反的心理:

1、確定效應:大多數人看待別人投資獲利時是風險偏好者
2、反射效應:大多數人看待別人投資損失時是風險規避者

所以,學習巴菲特的價值型投資,第一步是對價值型投資抱持懷疑。注意,我並不懷疑巴菲特的眼光與膽識,但懷疑一般人是否具有巴菲特的眼光與膽識,特別是我自己的眼光與膽識!

image

不過,如果您一直停留在抱持懷疑,就大錯特錯了。5月30日我的部落格文章「屁話與真相」教大家:接下來還有三個步驟。(敬邀您再詳細閱讀該文)

承認沒有能力預判3年、5年、10年.....以後,一家公司、一支股票的價值,但預判它一個月、三個月、半年.....的價值,應該可以的,這是許多優秀投資機構、專家在做的事。但這些預測是要花錢買的,雖然它們經常也會預測錯誤。

一般投資人花心血建立自己預判少數幾家公司、少數幾支股票一個月、三個月、半年.....價值的能力應該辦得到,然後在股票市場上,收割這份能力的價值:研判市場流傳資訊的影響,找到某支股票的價值真相,發現市場有太多人誤判(低估或高估)價值時,選擇與市場反向的操作,這一短線投資操作必然能帶來獲利。

若操作妥當,這一短線投資能帶來暴利,我用中鋼與長榮兩家公司股價的週線圖來解釋。

中鋼最近半年漲2倍(20元漲到40元),長榮最近半年漲6倍(20元漲到120元),假設我們無法預測它們半年後的價值,但能預測股票三個月後的價值,只要將半年分拆兩個三個月,先後滾動預測它們三個月後的價值,半年加起來應該可以達到2倍與6倍暴利

同理,如果無法預測三個月後股票的價值,但能預測股票一個月後的價值,只要將三個月分拆三個一個月,然後再滾動預測股票一個月後的價值,半年加起來應該也是2倍與6倍暴利

image

根據上述理論,您根本無須培養自己預測股票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半年後的價值,您只要有準確預測股票一個禮拜後價值的能力,然後再循環滾動預測股票下一個禮拜後的價值,一直採用以一個禮拜為週期不斷滾動投資的方法,如果預測下個禮拜股票不會漲,那一週之前就將股票賣出入袋為安,會漲時,再買入,等待成果。數月或半年、....如此循環滾動,直到該股票沒有被低估的價值為止,這種N個一週的滾動投資法必有數倍套利。

再研究長榮股價週線圖,從去年八月開始,股價從12元開始起漲,去年九月來到最高點20元,漲了近七成。它的下個高點是今年一月的40元,漲了一倍(圖中綠粗線),今年二月拉回到近30元,再飆到四月上旬(30元到50元),對照四月中旬以後近兩個月大飆(50元到120元),從起漲到大飆之前的九個月都是小漲,我相信,很多人只賺到小漲這一段,未必嚐到最近兩個月大飆的甜頭。

事後回看這一股價週線圖,在過去漫長的一年52週中,長榮有太多波段讓投資人賺到50%或一倍的機會,關鍵只有一句話:您能否準確預測股票一個禮拜後的價值。

image

注意,不要認為這是少數大戶拉抬的傑作,才能讓中鋼與長榮兩家公司股價在半年之間飆成這樣子。「屁話與真相」一文主張要拿出Evidence,否則不要瞎猜、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被屁話誤導。如果拿不出Evidence,就回來探討本篇文章主要命題:我們究竟能否培養準確預測股票一個禮拜後的價值?

我自己探索過,答案是:能!!

關鍵是:資訊。(1)您是否接收到正確的資訊?(2)您能否對接收的資訊作正確的解讀、研判?

屁話與真相」提到由於個人背景,我對媒體的財經新聞、產業資訊、公司揭露營收、獲利、增減資事件........的資訊,具有特殊敏銳度,我不斷在訓練正確的解讀、研判資訊的能力:研究一個事件、一個總體經濟數據、一個產業、一家公司的營收、成本、獲利.....如何影響一家公司的價值,再用這一價值數據來測度該公司股票對這些資訊的反應。

資訊可以依照它們對公司股價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畫成下圖5個圓圈公司價值(或股價)在核心內圈

image

其他四個圈圍繞在公司價值核心內圈外圍,它們分別是:

1. 公司資訊:董監、股權異動,每月發佈營收、每季發佈季報、每(半)年發佈(半)年報......。

2. 同業產業資訊關連產業資訊,後者包括上下游供應鏈、技術顧問.......後者包括:市場行情、政府產業政策異動(輔導、補助、關稅.....)

3. 總體經濟新聞事件、指標。

4.一般社會大眾資訊。例如XX大戶在拉抬XX公司股價的傳聞或屁話

愈核心的資訊(公司資訊)對公司股價的影響愈大愈週邊的資訊(總體經濟資訊、一般社會大眾資訊)代表對股價影響愈小。在同一圓圈內,有些資訊不會對公司價值有任何影響,有些會有重大影響,我用雲狀標示,並用線條拉到「公司股價」圓心。

請注意兩種資訊:(1)會讓市場作錯誤解讀的資訊,(2)能正確反應股票價值,卻少人注意的資訊。

研判(1):資訊是否讓投資人作錯誤解讀,而讓股價作不當反應(超漲或超跌)?再利用(2)的資訊,研判未來(一週)應該回復正常的股價走勢,作出較為正確地買賣股票決策。

這過程中,收集資訊、研判資訊是認識公司價值的第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

當您開始跨出這一步,如何檢測自己是否具備這一能力?

以一週為週期,小買一兩張股票,股市每天都會回饋您績效,每天股票漲跌趨勢變化是重要資訊,讓您校準自己預測股價的判斷力。如果連續好幾個禮拜賺到錢,而且愈賺愈多,您的能力就到位(及格)了。反之,如果每週賠錢,愈賠愈多,建議:算了認賠退出市場

後註1:至少有100種數據指標與無數管道的資訊在協助投資人研判公司長期價值與未來公司股價,但如果只研判某幾家公司(最好是同樣類股)股價未來一週、兩週、下個月的漲勢,您所需的有用資訊就很有限了,它們是5個圓圈圖上標示的雲狀圖

後註2快思慢想(Thing, Fast and Slow)這本暢銷書是Kahneman教授的著作,該書有中譯本。

image

最後交代:找到5個圓圈圖上標示的雲狀圖,並且天天訓練,找出:(1)會讓市場作錯誤解讀的資訊,(2)能正確反應股票價值,卻少人注意的資訊,至少需要磨練一年,而且要繳不少學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