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基與浦項

 

10年前台灣企業到歐洲併購了西門子的手機部門,留給過去的明基,今天的佳世達)慘烈的失敗經驗,看來台灣人太早做這件事。如果現在我們開始啟動對歐洲企業的併購,台灣人將是全球化的贏家。

 

只是,台灣企業要進行對歐洲的國際併購,應儘量避開德國企業。

根據媒體報導,南韓企業正利用歐債危機,歐洲資產價格下跌的機會,大舉併購歐洲企業。例如全球第三大鋼鐵製造商浦項鋼鐵(Posco)宣布可能與現代、大宇和三星等三大南韓造船業者合資,對估值10億歐元的法國工程公司GTT進行併購。這些企業握有大筆現金,可能在今年起進行南韓企業的海外併購。

 

鑒於歐洲企業文化的差異,很多亞洲企業入主歐洲企業常常失敗,不過,如果能藉由歐洲奢華品牌來填補亞洲品牌的弱勢,再加上以房地產經營為主的獲利模式,較能避開文化整合的風險。

 

其實相較於歐洲文化,亞洲文化逐漸有其優異性,只是涉及多種文化整合,挑戰頗高。

 

我個人認為台灣企業可以以歐洲中小企業作為併購對象,將台灣中小企業的優勢注入,必能與歐洲企業產生互補。

 

浦項.jpg  

浦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