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聖約翰神明大教堂3

踏入唱詩班區,接近聖約翰神明大教堂神壇區,臨介神父彌撒祈福禮拜聖壇,圓頂、花崗石住、花窗、兩旁圓拱凹壁、風琴牆.......高聳、寬闊空間.........組成後殿場景,這裡,最接近天主……..

本篇照片與聖約翰神明大教堂2展現的,大大不同。距離上只是十字中殿6跨入唱詩班區7,但參觀心境驟然沉澱,肅穆、祥和、感恩........油然而起。這裡才是天主教會最神聖的祭祀、祈福場所,凡俗世界最接近天主的地方,現場所體驗、感受的,彷若浸濡在天主永恆而無窮的慈愛中
 

IMG_2574.JPG

唱詩班區7拾級進入神壇區(如上面照片),但神壇區範圍不僅限於目擊到後端凹壁(有花窗者)而已,後面(牆外)還有組成半圓形狀的(小)教堂區,以下地圖截自上篇文章的教堂地圖,顯示最後介紹照片的位置。以下照片就按這一地圖展示:1唱詩班區72聖壇區(8、9、103教堂區(半圓形帶12、13

99.png

1唱詩班區7:羅馬式建築風格,全美唯一。第一張照片是我站立中間的個人照,其餘拍攝左側唱詩班座椅區,最後兩張是從後排位置拍攝的場景,從這裡目視聖壇區

IMG_2633.JPG

IMG_2579.JPG

IMG_2582.JPG

IMG_2583.JPG

拍完唱詩班左側後,轉到右側唱詩班座椅區,(下面)第一張照片與(上面)最後一張照片,正好是從左右兩個角度看視聖壇區。下面其餘照片是從右側座位區上目視對面(唱詩班區左側)的凹壁與風琴窗。想像唱聖歌,風琴伴奏從圓頂傳下來的回聲。視角向上看,風琴窗上面還有一排窗戶。

IMG_2584.JPG

IMG_2634.JPG

IMG_2585.JPG

IMG_2586.JPG

以下照片拍攝右側唱詩班座椅區的指揮台,它是開放的,因此我在這裡請遊客幫我拍照,留下紀念。

IMG_2630.JPG

IMG_2626.JPG

2聖壇區(8、9、10:聖壇區禁止遊客進入,下面照片都是在允許拍照地點拍攝的,有八根巨大花崗岩石柱(但以下照片只看到4-6根石柱入鏡而已),每根直徑兩公尺,高度16.5公尺,重達130噸。聖壇的大燭台長四公尺,是1930年Manning主教奉獻,但由紐約時報創辦人買下轉贈,旁邊兩個彩釉花瓶是日本裕仁天皇在1926年送的。

IMG_2576.JPG

IMG_2577.JPG

IMG_2587.JPG

由於聖壇區在大教堂的地位特殊,我儘量將所拍的照片PO出來與大家分享。下面第一、二張進上聖壇的階梯、巨大的主祭神父座椅。第三張大燭台彩釉花瓶的放大照。第四張是神壇左側,準備進入神壇後面的小教堂區,這張照片可以看到四根花崗石柱以及上頭的花窗。

IMG_2578.JPG

IMG_2635.JPG

IMG_2636.JPG

 

IMG_2591.JPG

3教堂區(半圓形帶12、13:如地圖,有七、八個房間,多數是小教堂,也設置神壇,每間風格迥異,其中一兩間當天好像有彌撒或教徒聚會。有些是天主教文物(例如神器.....)展示廳。我將這區分成兩組,分別展示右半圈左半圈的小教堂。

1. 半圈小教堂St. James & St. Ambrose & St. Martin & St. Saviour

IMG_2662.JPG

IMG_2661.JPG

 

IMG_2602.JPG

 

IMG_2593.JPG

IMG_2594.JPG

IMG_2595.JPG

IMG_2596.JPG

IMG_2597.JPG

IMG_2598.JPG

IMG_2599.JPG

2. 左半圈小教堂:St. Columbia & St. Boniface & St. Ansgar

IMG_2653.JPG

IMG_2654.JPG

IMG_2655.JPG

IMG_2590.JPG

IMG_2589.JPG

IMG_2588.JPG

IMG_2604.JPG

IMG_2603.JPG

以上就是聖約翰神明大教堂的照片與解說。將這些照片依據教堂建物地圖做了整理。由於參觀現場,當時還未能瞭解大教堂的歷史格局,加上我不是教友,對天主教的認識極為淺薄,很多知識都是整理照片時臨時[惡補]的,必有很多疏漏,請多多指教。如同FB記述的......其實,每個[小教堂]都有大學問,就留待後人補述了......我只是凡俗,欣賞花窗、石雕、祭器、神像........超俗的真、善、美.......充塞整個靈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chung 的頭像
    mchung

    洪明洲教授部落格

    m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