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神佛敢住在中國嗎?

台灣人喜歡到大陸遍訪名山古廟,我也不例外。從最東的(浙江)普陀山到最西的(四川)峨嵋山;從隱身在街坊市井的古老寺廟,名僧大聖宮廟(例如龍虎山張天師廟、山東曲阜孔廟),到落座在景區著名的新造宏偉大廟(廣州花都道教大觀、無錫靈山大佛、四川佛山的大佛、重慶金佛山.........),我都造訪過。大陸的神佛幾乎都被商業化、世俗化,奉勸台灣人到大陸寺廟拜佛、添油香,不如在自家門口朝西方一拜、鈔票往天一灑,佛祖可能比較能感受到您的祈福。

IMG_6034.JPG

南京牛耳山臥佛寺地下7層供奉舍利子的神甕

也許從小深受台灣廟寺香火氛圍、信徒虔誠膜拜與傳說神靈感應的影響,我在大陸參訪過的寺廟,無論建築多宏偉、信眾如何擁擠、香火何等鼎盛、場景如何華麗..........,絲毫都感受不到神靈的庇蔭,能感受到的是:「祖國」的奢華、造神的創意、科技凌駕神祉的魔力.........。有些名山古廟原本與名僧高徒不相干,但建成風景區後,就成為斂財之所。有些名山古廟原本是名僧高徒的修行之處,被共產黨清除、消滅後,重新恢復舊觀,神靈似乎已經搬離。取而代之的是,打破傳統寺廟建築的創新工程、張藝謀電影場景的絢麗、現代科技營造的神蹟、金錢堆砌的拜金之所..........。

我是有神論者,我對上天的敬意遠高於黨、國、社稷、社團.....,我很懷疑,神靈(上天)對於黨意高於一切無神論共產黨,不心悸猶存而敬畏、恐懼嗎?共產黨允許為神靈蓋出許多奢華、金碧輝煌寺廟,神靈敢住嗎?若敢,祂能庇護不服從黨意信眾嗎?祂能拒絕共產黨傷天害理祈求嗎?

IMG_6026.JPG

我是凡俗之人,我參觀大陸華麗寺廟,不計其數。膜拜大陸寺廟神佛,我只能感受黨控制下的神威,不會有在台灣對神膜拜、祈福的清靜、平和、滿足、喜樂....。我要奉勸台灣人:黨控制下的神祉邪魔只有一牆之隔,不值得你拜,看看就好。

以下這篇文章轉載於大陸網站(https://mp.weixin.qq.com/s/jbJJQ3Kz5bysu_FVTrN3cg),共產黨治理下的寺廟可以股票上市,這是對神祉的藐視、冒瀆?還是神靈的世俗化、現代化蛻變?請自行判斷!!

附註:本文照片都是我參觀南京牛耳山臥佛寺拍攝的照片

佛頂宮,地下深挖10層樓高,耗資RMB40億元

IMG_6049.JPG

为什么去教堂免费, 去寺院却是高消费?
平凡智者 甘蔗园 1 week ago

中国的神佛都很势利,像家养的佣人,更像古时的贪官收了贿赂才会给你办事,没收到钱就会整治你;西方的教堂却敞开大门欢迎世人,无论贫富都可以“白白享受上帝的恩典”。

近日普陀山传出筹备上市的消息,九华山五台山也在积极准备登陆资本市场。

佛教名山卷入这个经营大潮,可以想到,不远的将来,泰山、华山、武当山、以及其他名山,将无一幸免。

大家去山水间朝拜心灵的家园,结果都成了去参观一个个上市公司。这是道德的悲哀。——延参法师

IMG_6017.JPG


在中国,几乎每个有名的景区都有寺庙。寺庙仿佛变成了当地的摇钱树。所以,即使原来本没有的,后来也要造一个。有人说,这是一门新的生意,不要技术,不需厂房,打的是庙宇的主意,靠他人的虔诚和信仰攫取暴利。也有人说现在佛不像佛,成了“招财佛”;僧不像僧,成了假和尚;庙不像庙,成了收敛钱财的交易所

中国寺庙里的“高消费” 

如今中国的寺庙,只要稍微有点名气,还有哪个寺是不收门票的?而且不仅收门票,庙里的“高消费”服务项目还很多。比如,烧香要买香,撞钟要花钱,求签要钱,解签也要钱等等。只要你有大把钱,寺庙就可以提供各种规格的服务,烧头香、敲头钟、办各种价格的水陆道场等等。
 
一般游客到庙里,寺里的和尚就会劝你烧个高香,但外面的香是不得带入,据说不干净。等你烧完了才发现要几百元,甚至还不能讲价,因为讲价就表明“心不诚”。香客大多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得了。
 
在寺内请一炷香,最低200,最高10万!你不用咂舌,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也许是四川峨眉山宝光寺:头柱香拍卖,成交价99万!也不用担心自己没带足够的现金,因为和尚会拿出POSS机,让你刷卡。接下来,和尚拿出功德簿让游客签名。并慷慨许诺:凡签上名字的,住持大师亲自念经,为您祈福消灾。结果签上名之后,沙弥才说:“名字不是白签的,要捐功德钱,多少随意,三、六、九都行。

你一细问才知道,所谓三、六、九,就是300元、600元、900元,3000元、6000元、9000元,随你挑选。

中国的神佛都很势利,像佣人,更像贪官,收了贿赂才会给你办事。——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正所谓:“旧社会,有钱能使鬼推磨,新社会,有钱方得“佛”保佑!

IMG_6020.JPG

一张门票,断了众生的学佛路

有个朋友跟我说,他有一次到寺院里礼佛时,曾经听到一信徒流着眼泪在佛菩萨面前跪下来嗑了一个又一个头,完后双手合十说到:“佛祖啊,你可曾听到我的呼唤,加持您的徒子徒孙们什么时候才能不收门票啊?让像我这样没有多少收入的人也能来礼拜您,学习您所传授的佛法,您不是说佛度有缘人吗?像我这样穷苦无依的苦难孩子是否也可以进入寺院来学习佛法呢?”

就是这小小一张寺院的入门票,断了多少众生的学佛路。
 
按理说佛教称“苦海慈航”,应更关心弱小贫苦众生。过去穷人无钱进衙门讨公道时,还可以进佛寺向佛菩萨诉苦。现在却以高额的门票,将贫苦的众生拒之寺门之外了。
 
中国并不富裕,多数人尚没有办法经常性地买门票而进入寺院,去礼佛闻法亲近僧伽。即便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每番入寺,皆需买上门票方可入内,此中滋味,也未必好受,必将影响其对三宝的好感与信心。

同样是寺庙,在台湾佛教徒可以进入任何一座佛寺,不但没有门票,而且还会受到礼遇,介绍佛教,回答问题,赠送佛教书籍经典和光碟,唯恐你不接受。寺院唯一的经济来源是来自佛教徒的供养。由此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这样的基础使得台湾佛教人才济济,高僧辈出。

和尚变成了职业,方丈们腰缠万贯

如今寺庙里,不仅香火旺盛,甚至和尚都超越了公务员,成了最赚钱和最受尊敬的职业。当和尚如此赚钱,这样就有了不少假和尚。比如,为赚游客的解签钱,有些寺庙还不惜请了几位假大师。这些“大师”已是业内的老江湖,心理素质好,能说会道。他们很会看人,通过衣着、气质、谈吐即可判别是否是其目标,若是有钱人,“大师”会多花些心思,如果碰到学生模样的便说一句“你与佛无缘”了事。
佛经记载,魔王对佛说:末法时期,我的徒孙将混入僧室,穿你的袈裟,败坏你的戒律和佛法。佛听罢流泪而去……

寺庙的收入全靠这些“大师”忽悠,成为其“掘金“的主力。那些怀揣虔诚的游客跨入这些寺院的门槛的瞬间,就成为待宰的羔羊,少则数百,多则几万。在“大师”语言暴力的恐吓之下,佛门威严的气场和心诚则灵的心理暗示自然战胜理性,而那源源不断的功德钱最终落入了寺庙的口袋。
 
这项“生意”的利润如此巨大,以至于一些人以和尚、尼姑或道人之名,签招聘合同,每月领工资,上班“礼”佛,下班还俗,收入高过白领。这些“大师”多已有结婚生子,并在市内购置了房产,开着价值价值不菲的轿车。至于方丈,作为和尚们的领导,自然收入更为丰厚。前一段时间,有媒体报道,云南玉溪市灵照寺方丈遇害后留有400多万个人存款,甚至为了存款其女儿和寺院就遗产归属还打起了官司。

不要感到意外,如果和尚是个挣钱的职业,方丈为什么不能是百万富翁呢?微博上就有人报料:一个清洁工,已婚,6年前嫌工作累,辞了,剃度出家,当了假和尚,收入翻番。不久后换了个庙,混上了执事,收入翻番;过了两年,原主持退休,他接任,月入过万;去年,承包了一个新庙,雇了一个主持和方丈,自己还俗,买车买房,年入百万;如今,正在考虑寺庙连锁事宜。

 免费的教堂 

与中国的寺庙相反,外国的教堂没有门票。如果去教堂做礼拜,是否像寺庙那样给一点香火钱?做礼拜是不需要钱的,教堂里肃静庄严,是人们向上帝赎罪和感恩的地方,像是纯洁心灵的圣殿。西方的教堂,即使是有游客的教堂,里边也是庄重肃静,导游轻声讲解,人们默默参观,绝无大声喧哗者。

我们有名的寺庙,导游领着一拨又一拨的游客,用喇叭大声讲解,通常是知识性的内容少,而无聊和迷信性的内容多。

教堂和寺庙都接受信徒的捐赠,这点没有区别。但至少教堂的做法要矜持的多,从没见过圣母像前摆上一个功德箱。他们的捐款多是在私下,直接给教堂写张支票。捐款一方面是用于宗教场所的修缮,再有就是用于教会学校和教会医院。中国在这方面也是受益者,民国时期最优秀的学校和医院,如燕京大学、协和医院等,都是欧美教会创办的。岳南先生的名作《南渡北归》,就详细记述了这些学校和医院的荣辱沉浮。

西方人到教堂去,也大多是寻找生命的意义,寻求心灵的宁静。在国外的教堂,不会有穷人和富人的区别。人人都有资格亲近上帝,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而不是钱。而且,如果你是对上帝怀有好感的慕道友,尤其会受到优待,时常会有免费的教堂午餐享用。因为他们坚信一句真理:上帝的恩典是白白施与的(推荐阅读《圣洁》《论信望爱》)。

西方的教堂有忏悔室。进了教堂之后,就把心灵的东西向神述说。把丑陋和肮脏的东西向神诉说了,他就轻松了。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人们总是愁眉苦脸地进去,神情轻松地出来。《圣经》说,那些嘴上夸耀自己信仰上帝,却与世界同流合污的假信徒,是最先接受审判的——很多文艺作品都展现了这一点。因此,人们去教堂更多是拷问自己的内心。

而中国人进庙是为了要办成某件事,向神祈祷,用钱买了香点上,或放上瓜果之类。中国人进庙宇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苦难。同样是信仰,都是精神寄托。国外有教堂,中国有寺庙。但进教堂和进寺庙的目的却大不相同: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忏悔,中国人进庙是为了贿赂

进教堂的是免费听布道,忏悔自己的灵魂,听劝导与教诲;而进寺庙的则是花钱烧香求佛、求签,寻求保佑,乞求平安、发财、升官、交好运。前者是灵魂的沟通与升华,净化心灵,后者则用金钱图谋更多的好处与利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chung 的頭像
    mchung

    洪明洲教授部落格

    m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