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祖國
世界沒有想像的「全球化」,也不會真「全球化」,台灣人已經很夠「全球化」,我們所缺少的是「台灣祖國」:「有深度」的本土化,而不是不切實際、膚淺的「全球化」。
對許多自認不夠「全球化」的台灣人而言,講這句話很阿Q,其實台灣人已經非常、太夠(too much)「全球化」,我們真正缺少的反而是「有深度」的本土化。
這學期開授「國際企業經營策略」,重新整理上課教材,我決心拋棄以美國、歐洲、日本為觀點的「國際企業經營策略」,完全擁抱台灣人觀點的「國際企業經營策略」。
我應該是最從台灣人觀點講授「全球化策略」的學者,在學校講授「國際企業經營策略」,上課主題、使用教材無一不與台商有關。
我的課極少講述如何建構帝國式(如IBM、微軟、Intel)的掠奪性策略,因為台灣人的「全球化策略」,脫離不了幫帝國式企業做代工、建供應鏈的買辦模式,或者到落後國家建通路、打品牌的創業特質。這些都不是IBM、微軟、Intel、Sony的經營模式。
簡單講,台灣人的「全球化策略」只是(卑微)買辦、(艱苦)創業的(台灣)模式。不談台灣人的買辦、創業,而談全球化策略只是說故事(意淫)--學生學不到有用東西,甚至給學生錯覺:台灣無法建立企業帝國,非常不全球化,錯!
台灣幾乎是全世界最全球化的國家,真正全球化知識是台灣40年來在全世界做貿易、開工廠、打品牌累積的知識。美歐日的「全球化」是少數企業「專屬」的模式,構不成普世知識,更不是台灣人非學不可的全球化知識。
曾任教哈佛大學商學院,現任西班牙IESE商學院的Pankaj Ghemawat教授,與我持同樣看法。他的新書《世界3.0(World 3.0)》指出:一般人所指的「全球化世界」都是虛幻的,我們還是活在本土化世界。其中,美國企業非常不全球化,他列舉以下數據:
• 2004年不到1%美國公司在海外經營業務
• 這1%美國公司多數只在一個海外國家經營,其中60%都在加拿大,UK佔10%。
• 這1%美國公司只有5%(佔美國全部企業的萬分之五)海外經營國家超過24國。
所以,講授「國際企業」或「國際企業經營策略」,絕不能使用只佔美國全部企業萬分之五的特例所歸納的模式或知識。相反的,我們應該重新省視台灣高於50%有海外經營業務(包括進口或出口業務)的企業,換言之,台灣人所累積的「國際企業」或「國際企業經營策略」經驗,才是通例,才是應該讓學生研習的知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