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連網(2):數位無所不在

 

一家代表「數位無所不在」(Digital Ubiquity)的小公司Nest,    對以代工為主的台灣廠商,有何意涵呢?

 

2014年一月Google 砸下32 億美元(台幣約一千億元)收購Nest(奈思特)數位溫控器與煙霧探測器公司,這項收購讓Google可能成為一家掌控家電產品功能運轉的廠家,也讓許多像GE、Panasonic、Samsung……的電器廠家必須把Google視為對手,因為Google很可能影響它們的產品銷售或設計。

 

小小Nest為何如此有大的價值?因為,它是「智慧連網產品」代表作。

 

Nest溫度控制器(溫控器)能收集住家供電運轉暖氣、通風和空調系統所產生的數據,它結合 Nest Cam(攝影機)和Nest Protect(煙霧檢測器),並把這些數據連結到雲端資料服務,例如,彙集即時的能源消耗資料,這些資料和電力公司分享,協助電力公司為住家用戶提供更好的電力服務與費率。這些資訊同時提供給家庭用戶,協助客戶用管控住家的電費支出,甚至作為重購或維修家電產品的參考。

第三代的Nest溫控器可以在整個房間範圍內監測用戶的行為,並加以學習主人生活習慣,用以調節室內溫度,或適時開啟家電用品。Nest新增「Furnace Heads-Up」功能,能在暖氣爐出現故障,立即警告用戶。由於大多數空氣加熱暖氣爐都有自動開關閥,在房間時過熱時自動關機,Nest每年定期檢測開關閥,若發現問題,會以Nest App告知用戶,同時在Nest恆溫器顯示。

 

除對電器用品監控外,Nest還提供Nest Labs服務,例如與保險公司合作,鼓勵用戶將Protect煙霧探測器的信息與保險公司分享,以獲得保費上的優惠。

 

Nest的創新代表「數位無所不在」(Digital Ubiquity)的科技時代來臨,它也是所有廠商都必須思考的未來:公司的產品如何整合在這個「數位無所不在」的世界?

 

以代工為主的台灣廠商,又如何深入思考呢? 「數位無所不在」的世界對台灣有何意涵?

 

台灣的電子科技在世界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台灣擅長的感測器、網通產品……都是「智慧連網產品」很重要的硬體元件,很不幸的,廠商在研發「智慧連網產品」,軟體正是我們的致命弱點:

 

首先,台灣廠商很難直接接觸「終端」顧客,顧客使用產品的情境,只能依賴想像,然後透過大量的實驗與試做,進行研發,但很少廠商願意投入。

 

其次,由於數位無所不在,「智慧連網產品」能偵測與監控顧客使用產品的情境,它的「智慧」與「連網」要靠雲端資料庫激活,而雲端技術正是領導廠商掌控平台系統最重要的武器,台灣廠商常被隔絕於這些技術的開發或獲取之外。

 

最後,台灣廠商的客戶,也就是品牌大廠,很可能也在積極從事「智慧連網產品」的研發,如果沒有它們的支持,我們不能成為它們的策略合作夥伴,台灣廠商勢必陷入孤立無援,對於是否投入開發「智慧連網產品」會有很大掙扎。

 

是的,這些弱點一直都存在的,廠商從事任何產品設計都會碰到障礙,但障礙本身就是機會,克服了,才有可能是贏家,否則很難有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