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財神爺(6):土地金融

 

中國是全世界「土地金融」最發達的國家,台灣卻少有人(特別政府、學界)懂「土地金融」。本篇借助對岸「土地金融」案例,幫大家上個課。

 

財神爺(2)(3)提到許多人一邊「幹譙」房價太高,一邊搶買房子,這是「土地金融」正常現象。

bkntw-20141014000422214-1014_04411_001_01b.jpg

中國是世界金融「超級」大國,金融產值佔經濟總產值的9%,高於美國的7%。一個現代金融監理起步很晚的國家,金融活動卻「超英趕美」:各種金融機構林立,各類金融產品百家爭鳴,金融遊戲規則、市場翻雲覆雨、能量爆發、監管改革、……. 熱鬧無比。

 

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活動,很難用傳統金融的理論框架與實務經驗去觀察與理解,更不能用「台灣模式」去類比與揣摩。我研究中國金融,抱持「戒慎恐懼」精神,用心掌握關鍵數據,再三推敲,兢兢業業,如履薄冰,才窺其堂奧。

 

2015年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為67兆人民幣(以下同),貨幣供給量(M2)約150兆,全部經濟活動體的總資產約800兆,金融資產約200兆,銀行相關資產占80%(約160兆),實體債務總額約300兆,佔總資產的37.5%,是GDP4.5倍,請問:這樣的金融數據指標健康嗎?債務風險可控嗎?金融管制是太鬆?還是太緊?它們在呈現怎樣的金融環境?預告怎樣的金融風險?......... 說真的,只有「天知道」

 

站在「金融必須為實體經濟服務」高度,以150M2貨幣支撐67GDP,兩者的比值2.23,表示:市場有超量貨幣在流竄,這些「超量貨幣」透過銀行體系的放貸(負債)而創造,也造成中國極高的「債務總額/GDP比」。

 

由於中國經濟成長從高峰滑落,GDP增速下降到6.5%M2的供應增量還在12%-15%的高峰徘徊,實體經濟顯然無法吸納所增發的貨幣,造成它在市場流竄,尋找釋放管道。釋放管道是:

1.人民幣貶值

2.通貨膨脹(物價上漲)

3.資產(房地產)價格上漲

4.金融商品快速流通周轉

 

目前除了「金融商品快速流通周轉」尚未明顯外,其他三種現象並存於中國的金融環境,而「房地產價格飛躍上漲」最引人側目。

 

對於中國人,「房地產」不會只是單純的住房需求商品,它是一種投資商品。以買車子來作比喻,中國人買車子,和歐美社會人買車子不同,中國人買的車子都附贈「汽車股票」,甚至,很多房子買來不是住的,是等「房子股票」增值來賣的。只要房子轉售的孳息與流動性高於銀行存款、股票、黃金、外匯……..等投資商品,錢就會流入房地產市場,無法逆擋。

 

所以,政府打房很像把房子和「房子股票」剝離,政府強制老百姓房子要放棄所附贈的「股票」,這不是很荒謬嗎?

 

所以,在金融寬鬆環境下,中國房地產價格飛躍上漲是合理的,只要「房子股票」還在上漲格局(這是好事),你能要求老百姓不要買房子(股票)嗎?

 

「土地金融」最奧妙的地方是:舉債買房地產。這項操作手法,窮人視為畏途,富人卻樂於此道。

 

且看以下客觀數據,截至2012年底,中國84個重點城市處於抵押狀態的土地面積為34.87萬公頃,抵押貸款總額5.95兆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15.7%23.2%,換言之,抵押貸款金額的成長高於抵押土地面積的成長。到了2016年,這34.87萬公頃的房地產價值,可能增值50%,來到9兆,等同舉債的人賺了3兆。

 

所以,今年以來,舉債買房地產更為瘋狂,銀行體系新增的貸款幾乎全流入房地產。

 

中國現有土地金融是否製造危機?且看下表,除了「居民負債/GDP」外,這些指標都顯示中國有金融危機,但我不認為它會發生,WHY?且聽下回解。

1104.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