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學院
旅行中,參觀大學是我的癖好。大學是城市的靈魂、社會的知識寶庫,著名城市必然有著名大學;參訪城市,沒有好好參觀大學,等於沒有領會到這座城市的靈魂。來桂林參觀桂林旅遊學院,記述它的創校背景、成果,分享該校辦學經驗給相關科系師生參考,也算不虛此行。
吸引我從廣州搭高鐵,到桂林旅遊真正動機,是為了參觀桂林旅遊學院,尤其拜會國際學院張顯春院長,他陪同我參觀學校,講述學校每一設備或建築的建校理念,讓我瞭解一所旅遊學院如何依托桂林——一座歷史旅遊城市而創建。
桂林旅遊學院有長遠歷史,但2003年才從桂林鬧區,搬到這塊擁有2000多畝的郊區土地,重新打造,現址是全新學院。學校以實務實做為教學理念,老師帶著學生,一起將校園打造為一座景區,這樣的理想、氣魄與教學藍圖,很令我佩服。
桂林旅遊學院位於桂林通往陽朔的321國道旁,距離灕江河道很近,未來成為桂林-陽朔沿線帶狀旅遊其中一站行程,是有機會的。從國道轉進入,校門豎立門字造型,包住「馬踏飛燕」雕塑,“門”與“馬”合在一起,形成“闖”字,表現旅人勇於開拓、走向世界的意涵,馬踏飛燕正是中國旅遊的標誌。
對比台灣的大學,位於台中鬧區郊外的東海大學,是台中當地著名景點,可以作為桂林旅遊學院的借鏡。東海大學的校園一草一木,建物設計格局,內涵深厚。教學區的中式大合院,行走其上,就有朝聖的感覺(第一張照片),相思林中的老舊美式宿舍,深藏記憶,最著名的東海大學教堂,常被國際媒體當作台灣風景照代表,來此旅遊必然會拍照留念的建物。
相較於東海大學,桂林旅遊學院還年輕,校園美景能否在風景如林的桂林列名點選,還有待努力。
若從旅遊學校的建置來看,桂林旅遊學院科系完整、設備先進,學校設有旅遊休閒與管理學院、酒店管理學院、國際商學院、外國語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國際酒店管理學院、交通運營服務學院等等。台灣(或全世界)一般大學的科系,到中國大陸都要升級為學院(例如酒店管理系,升格為學院)。桂林旅遊學院校地廣、學生多,一萬五千名學生,兩千位教職員工,一個科系的學生人數約莫等於台灣的一所私校,用學院稱呼科系,也算適格。學生幾乎全部住校,所以學生宿舍區就是一個社區小鎮。以下照片分別是我在校門前獨照、與張顯春院長在國際學院前的合照、與學生在校園的合照:
桂林旅遊學院強調教學與學習都在校區內完成,學生不用走出校園就有實訓基地,學校所有學習或實習直接和實際工作對接,學校設有五星級酒店(實際營運),一比一實物機艙和高鐵模型,讓學生實際學習感受實務工作現場。學校還有遊輪專業,用實物模型講解遊輪知識,學習郵輪服務作業。下圖就是校園中的高鐵月台模型。
以下照片是仿瑞士名酒店(洛桑酒店)興建的五星級酒店,廣大校園草坪襯托酒店外觀氣勢。
深入觀察這座五星級酒店,以下照片分別是:酒店前門入口、內部櫃台、大廳、餐廳、廚房:
張院長特別向我解說,在非假日期間,這裡的餐廳、咖啡廳都是客滿的,因為學校教職員生的消費就足以支撐實習學生烹煮的餐點,以及實習服務生所提供的服務。
搭乘酒店電梯進入三樓客房的陳設與房間景觀,完全是酒店實境:
張院長向我展示學校建置與陳列的廣西省旅遊雲平台、大數據,他是這個計畫的主持人,這裡的螢幕看板即時顯示廣西省各旅遊區的遊客人數狀態,包括搭乘交通工具、住房、景區飽和狀態.........。
以下兩張照片是圖書館大樓正面與側面。圖書館面對校門,有巨幅電視看板以及大型海報,海報內容是攜程校園旅遊訂製師大賽,攜程是大陸最大的旅遊平台,旅遊訂製師是旅遊行程規劃師,學院與實務界合作策劃各類活動,顯示的特色。在我到訪期間,還有咖啡品嚐師的競賽活動在進行,學校利用這些活動,強化與外界的聯繫,增進學生的實務瞭解,一舉數得。
桂林旅遊學院的校園廣闊,繞了一圈,拍了不少照片,我特地挑了一些校景照片分享。以下是操場、馬路、雕像、學校建物、..........,建校時保留許多原來在地原生樹木,沒有將它們砍伐,建校後繼續廣種樹林,未來會有大面積的森林風貌,搭配師生集體創作的園林造景,這種校園營造的故事經驗,未來也是吸引遊客參觀的賣點。
以下照片是各種不同學院的教學樓建築外觀:
學生宿舍自己形成一個社區,取名相思小鎮,裡面有商店街,各種餐館、商家。
旅遊是一個全球化產業,旅遊學院更應該有全球化視野。桂林旅遊學院號稱80%以上的教學和管理人員具有海外留學或工作背景,學校經常聘請來自英、美、加、日、韓等多國的外籍教師,進行交流,算是一所相當開放的大學。2010以來,學校開始走出去,與外國大學合作辦學、進行校際交流。目前最具有成果的,在印尼與當地一所大學合作,直接在該大學設置桂林旅遊分院,學生在地授課,畢業前可以選擇轉學來桂林總校區修課或作短期實習。這一模式相當創新,值得台灣的大學作為借鏡。
由於強調實務,學院與許多知名企業開展深度合作,為學生提供許多國內外的實習和就業機會。我參觀的國際合作學院,深度與當地企業合作,學院建築物由該企業捐贈出資建造,許多海外國際生的招生工作,也透過該企業進行。以下就是國際合作學院的建物。
國際合作學院許多業務獨立經營,它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學生為招生對象。許多有來自哈薩克、泰國、印尼、越南、奈及利亞、斯里蘭卡等25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在學院就讀,學院希望再大力擴充。
桂林旅遊學院擁有豐沛的校園資源,有利於把其他領域的學科技術,例如藝術設計、會展策劃、電子商務、高爾夫運動服務(學校也有一座小型高爾夫球場)........等不同專業,引入旅遊產業,豐富一般酒店或餐飲的服務內涵,設計學院扮演這一角色,培育旅遊所需的藝術人才。該學院的建築造型相當獨特,很具設計感,內部陳列許多學生創作作品。
從張院長的交談中,我大略知道的經營藍圖。學校每年預算近一億人民幣,人事費用佔大半。學校傾向於借助與外界的合作來自籌合動經費,這些合作單位會捐贈建物或設備,引領學院不斷成長、進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