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會
人生充滿可貴的際運,我們常說「活在當下」,最可貴的「當下」常是最堅固的親情、友情相聚交融的時刻,它們最後都會成為一段過往經歷,偶而會在記憶或實境重演,讓人回味無窮。我的人生正好有一段非常美好的當下,它每年重演一次,重演了40年,本文分享這段當下。
2019年第38屆常青會在高雄駁二特區留影
這是一段快重演40年的同學會故事,我斷斷續續用部落格文章記述下來,它們的連結會附於本文之後。這個同學會是我第一年教書,當年學生畢業後成立的,誇張講,它應該是最長久、最堅固紀錄的同學會,讀完本文,您就會同意這樣誇張的形容。
我以一位老師的角度,為這同學會(常青會)即將出版的新書「常青長青 ~ 常青智慧 職場淬鍊」寫了這篇序文,出書之前,將這篇序文鎖碼分享,該書出版之後,本文才會解碼公開。文章穿插同學會聚會寶貴照片,我們來見證這段幾乎是史前無例、事後也很難被超誒的同學會。
(序文開始)故事應該從 1980 年(民國 69 年),台科大工管系入學開始。同窗兩年畢業,為延續同窗情誼 1982 年組織「常青會」,會訓是「互相漏氣,求進步」(台語)。
這一延續就快半世紀,40 個年頭(1982-2021)。「常青會」每年(屆)在各地風景名勝區聚會,歷經 40 年,從未間斷,從未漏氣,從未退步過。
2020年39屆常青會在清水高美濕地留影
「常青會」創下很多紀錄:聯繫最久、最相互照顧、聚會交誼最多元、豐盛、頻繁、感情濃烈、留下最多文件記錄、對曾教過老師最愛戴、……。
最了不起、也最珍貴的:退休後大家合作出版職場一生回顧《常青長青 ~ 常青智慧 職場淬鍊》,將每個人寶貴職場、人生經驗,留給世間、傳給後人,交棒給技職人——技職教育出身的賢達。
我,年齡虛長這一班同學約 1 ~ 5 歲,有些還同齡。在那個年代,專科畢業生服完兵役,工作兩年,才能報考台科大,學生都帶著一年以上的工作經驗進入教室,他們表現成熟、世故、開朗、草根,略帶職場江湖氣,氣質迥異於從普通高中升學的大學生。我因在普通教育體系上一路順風,研究所畢業服完兵役,1980 年進入台科大擔任講師,有幸成為他們的老師。
1981年與這班同學的合照
怎知這一因緣帶給我無盡的學生愛戴:40 年,還有未來更多、更久、更豐富的學生愛戴。這愛戴不是送禮、寄卡片、吃一頓,而是每年變換地點,在各地旅行過夜,全台走透透:馬祖、澎湖、埔里、虎尾、東勢、高雄、…,留下濃濃歡樂,滿滿知識、更豐盛的:每屆召開年會,同學輪流報告「一年近況」。
25屆長青會在馬祖舉辦,馬祖軍防司令陸小榮將軍親自接待,雙方互贈紀念品
(陸小榮將軍曾在台大EMBA進修,因這一因緣而有此際遇)
每年「常青會」至少有二、三十位同學參加,大家恍若回到青春年少,笑鬧一起。年會像成長營,大家坦率、真誠、開放、帶點嚴肅地分享一年來的人生歷練:職場工作、創業、理財、婚姻、健康、養生、子女教養、…… 。由於聚會沒間斷,某年缺席,隔年再來補課。每次聚會推選下兩屆會長,再交棒給下屆會長,世代交替,所有聯絡出勤由一位長年義工(連錦堅)主動做紀錄,彙整建檔,保持更新,毫不馬虎。
39屆常青會(開會場景)
「常青會」不是普通同學會,它是技職人的充電組織、職人師傅技匠的交流園、經理人與創業家的交誼地、職場工作成就與挫折的勵志圈、家庭子女教育成就的分享會、……。
10 年、20 年、30 年、40 年、……。40 年、39 次年會 * 場景的縮時攝影在我腦中反覆播放,情景歷歷如繪,我在此喚著已經離開,深深懷念的三位同學:
* 陳進士
* 張簡振桐
* 許明宏
(*第 40 屆年會與本書出版同時,本文發稿時「常青會」總計舉辦 39 次聚會。)
以下以 10 為級數,列出四屆年會召開地:
2011 年開始,從職場退休的同學增加,「常青會」轉型為大家共同企盼的年度團聚旅遊,藉旅遊分享退休生涯規劃、健康養生、人世百態……,順便回味當年往事,緬懷昔日好友……。40 年來,除了出國留學期間,我幾乎不缺席。我曾在公私立大學教過無數班級學生,只有「這一班」有這樣活絡而週期性聚會。同學在各行各業開枝散葉,每年聚首,分享職場經驗。
102年常青會在捷運農莊舉辦
我隨著大家,從年輕、壯年、到老成,從意氣風發到沈潛謙卑,從黑髮亮麗到兩鬢飛白,從喜歡在聚會中受學生愛戴、奉承,到愈來愈敬重這群我最自豪的學生——從心坎裡尊他們為「師」,在不經意中,偷學他們 40 年,沒繳一毛費用,還白喝白吃白玩……。
我曾是他們的老師,但過去 40 年來,我從學生分享獲得的經驗、知識、道理、義情,千萬倍於當年我教給他們的。
如果平均每年有 30 位同學參加聚會分享,30( 人 )×40( 年 )=1200( 套課程 ),它不少於一所社會技職大學開授的課程。課程都不是「紙上談兵」,而是活生生教材,「老師」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書上沒有的,沒老師能教的,職場沒人傳授的。
這 1200 套課程就輯結在這本職場一生回顧《常青長青 ~ 常青智慧 職場淬》中,我很榮幸花40 年一點一滴親身「受教」,更榮幸見證它的全部製作過程,目睹每位「常青會」成員對本書的貢獻,容我跳過不一一列舉,直接提四位「老師」:
* 林榮泰:五年前他寫下自己經歷,並記敘這班同學在職場的成就,出版《技職典範》,該書是職場一生回顧《常青長青》的啟蒙書,兩書相得益彰、相映成對。
* 連錦堅:為「常青會」、為本書出版,當了 40 年「總書記」義工,收錄並珍藏可貴資料與照片,及校稿工作。
* 王百祿:以 30 年職場名記者功力,親訪每位同學完成採訪稿。
* 柯亞先:掌管本書的編排、潤稿、校對、……等繁瑣編輯工作,將採訪稿編錄成精美傳世之作。
讀《常青長青 ~ 常青智慧 職場淬》,等同回憶我的職場一生,它是我生命最燦爛的歲月、最美麗的縮影,有知心學生的 40 年伴隨,有 40 處旅遊勝地的足跡、歡樂,有相互提攜、鼓勵、安慰,有亦師亦友的尊重,有感人的同學情誼,…… Light Up My Life。
感激「常青會」,我在 2012 年 31 屆聚會後,寫下「再愛戴30年」一文,其中一段感言。再拿出來,只將文句中的 30 改為 40:
我要他們再愛戴我 40 年!我一定要為這人類最精彩的師生緣,痛快地再活 40 年。
再活 40 年,我 108 歲,還要「常青會」同學圍著我,如同往日,高談闊論,歡笑一起,常青、常笑、長青、長壽、不老!
最後,用印度詩人泰戈爾的 4 句詩詞,表達我對「常青會」以及《常青長青 ~ 常青智慧 職場淬鍊》的濃郁感念:
1
生命有如渡過一重大海,我們相遇在同一的狹船裡;
未來,我們同登彼岸,又會向不同世界各奔前程。
2
在你青春的無憂無慮的生涯裡,你屋子裡所有的門戶始終洞開著。
3
我不能選擇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選擇了我。
4
我對常青會的愛,是一隻養熟的信鴿,
無論放飛多麼長的時間和距離總能飛回原處。
( 原詩為:
思念,是一隻養熟的信鴿,
無論放飛多麼長的時間和距離總能飛回原處。)
(序文結束)
在部落格公開此文之時,「常青會」正在籌劃40屆在陽明山的年會,附上在群組的報名、勘查會場、住宿、會場地點的場景截圖分享。展示這些資料,用意在說明:舉辦最長久、最堅固的同學會,不是只靠激情,而是智慧、團隊、會長長期籌劃,以及少數人的犧牲奉獻。
真心希望:人間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同學會。
連結:(共6篇)
40屆長青會 (11月21日刊載)
(2篇)常青會28屆的聚會:本文附有紀念長青會20屆聚會的短文,該文發表於數位周刊49期(2001年)。數位周刊已停刊。
**********************
The Older I Get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