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老早就是貴族大學

洪明洲

我從台大退休前,甄選入學開辦第一年,我就感受到了,羅竹平教授發表「台大將成為貴族大學?」一文,只是後知後覺。

但是,即使回到獨一聯考制,也無法改變「台大是貴族大學」的現實,原因是………

我在台大任教時,我手上當然甄選過不少「貴族」進入台大,但是,如果「貴族」是用非常清寒的方式教育出來的,又如何呢?

我在台大任教,兩個孩子都讀台大。一位聯考進入的,一位甄選入學的。我不是貴族,我對孩子的投資極少:只能讀公立或社區學校,不請家教,一切正常化,當然包括正常的補習,我對孩子的投資,金錢方面,幾乎與清寒小孩沒有兩樣。

孩子要去打工,賺零用錢。我孩子讀台大,還在公館擺地攤賣衣服,請問:我們貴族嗎?

但是,在社會的標準上,我的孩子是貴族出身。其實,我用非常清寒的方式在教育孩子。例如,孩子在家裡,不許看電視,要多參與學校活動。老大讀建中,鼓勵他參加樂隊,暑假在烈日下排隊形的訓練,會把一個人從80多公斤的人折磨到60多公斤,請問一般清寒家庭的教育有我這樣教孩子吃苦、上進嗎?

所以,我認為清寒孩子更要使用我的「特殊」教育模式:上進。我相信這套模式會讓所有小孩能過關斬將。

最後我要補充的是,我非常瞧不起有一位本土意識非常強的教育部部長,將自己小孩送到國外受「義務教育」,再從國外回台耍特權,然後老爸在台灣指導我們改革教育。

有種,部長就像我一樣:孩子全部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下受完教育,然後,不靠特權,到歐美拼出頭。這樣才是台灣種,才有資格談台灣本土意識!(後記:我自己也留美,我也有條件讓孩子閃避台灣教育的牽累。)

台大將成為貴族大學?

2009-09-30 中國時報 【羅竹平】

     筆者有幸任教於全國唯一的農經系所,去年忝列本系甄選入學的招生委員,對於五十多位來面試的同學出類拔萃的成績表現,印象深刻!而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多數同學出類拔萃的家庭背景。

     這五十多位來甄試的同學中,大概七成來自台北縣市,普遍來自好學區學校或貴族私校;總共只有十二位同學來自中南部。這些在學校成績和活動參與上皆出類拔萃的學生父母中,約一成是大學教授,一成是醫生,其它有企業主、基金經理人等;父母直接務農的,好像一個也沒有。難怪,系上的清寒獎學金,值金融海嘯之際,還是一直沒人申請。

     普遍而言,北部學生英語程度比南部學生好。這也難怪,許多學生(大部分來自台北縣市)有出國旅遊、遊學、或當交換學生的經驗,有人甚至每個暑假都出國。除此之外,他們興趣廣泛地參與多項「貴族」的活動、學習「貴族」的樂器。所以當偶爾看到甄試同學(中南部學生)中有人的興趣只有打籃球、彈吉它這類「免錢」的活動時,不免覺得落差很大。盡管他們學測成績相同,有「貴族」氣息的學生,在分類評分表上,當然是比只能從事「免錢」活動的學生占優勢。

     在高度競爭下,差一分就差很多;然而,有些成績和優秀是可以用錢堆出來的。一些弱勢家庭的孩子,在教育資源相對缺乏的情況下,能獲得跟從優渥家庭的孩子一樣的成績,豈不表示其更是「可造之才」?更適宜來台大?在我看來,甄選入學不僅「強奪」了弱勢家庭獲取好教育資源的機會,也波及一般家庭,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得硬擠出教育預算,要孩子從小學這學那,弄得雙方都很累。

     台師大名譽教授吳武典說:「多元入學用多元標準取才,本意良善,但往往為顧及公平,卻犧牲正義,窮人家的孩子沒錢從小補才藝、也常為了幫忙家事無暇參與社團活動,缺乏相關經驗及得獎資歷,甄選入學時難免吃暗虧。」不知道其他系怎樣,至少在台大的這場招生甄選裡,甄選的遊戲規則的確是這樣:有些人因為有錢而獲得了良好的教育機會。

     廣設大學之後,名牌大學還是窄門。教育部要把這道窄門畫分為二,百分之六十歸於甄選之門,這好似為「菁英家庭」廣開了名牌大學的窄門。然而屬於金字塔中下層的尋常家庭,窄門比聯考時至少窄了一半,因為只剩下百分之四十的名額,留給他們憑實力去考取。彼何人也?豈不願意每年出國遊學以增進英語?又豈不願意學習多項才藝,讓人生更豐富又增色甄選資料?銀錢不夠而已!

     如吳老師所說,多元入學,本意良善,但現階段制度本身容易流於「多錢入學」的偏差。在修正這個制度的「排貧」偏差之前,就擴大辦理,也許不久之後,台大將成為公立的「貴族」大學。

     (作者為台灣大學農經系助理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