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 & Roll
由於林書豪爆紅,他擅長的擋切戰術(Pick & Roll)額外吸引我的注意。利用聯合報的插畫,我來進行「網路教學」,用以解說策略形成,同時也說明戰術與戰略的差別。
多年對產業界的觀察,加上我對策略學理的鑽研,我採現場主義來看待「策略形成」。策略的構思不能離開現場,不同的現場會有不同的策略思維,進而會形成不同的策略。所以,策略研討不能拿著書本,躲在教室,分析SWOT,它必須從策略主角的立場或角度切入,搭配個案情境,才能精確學習策略的形成。
在球場運球,當林書豪準備攻擊時,他會對現場作一判斷。由於「現場」是移動的,千變萬化,現場的陣仗只是它據以判斷局勢的一種依據。更重要的,他必須運用他的行動「引導」現場,使現場往他最有利的攻擊策略形成「變化」,進而在最佳變局中投籃得分。
我稱這是造勢與佈局。我們常只看到攻擊者利用「最佳變局」投球得分,其實所謂「最佳變局」是從現場「造勢」與「佈局」而得出的。所以,我不認為在「最佳變局」下投球是策略的全部,策略應該包括「造勢」與「佈局」。沒有策略家的「造勢」與「佈局」,如何製造最佳變局來投球得分呢?
擋切戰術(Pick & Roll)看似一種戰術,其實它是用來作為「造勢」與「佈局」的一種手段。從擋切(Pick & Roll)過程,場上球員會有不同的移防,投球者就是利用這種移防來製造投球最有利的「變局」。
容我再講一遍,擋切戰術(Pick & Roll)「看似」一種戰術,為什麼是「看似」,而不是「就是」一種戰術?你能回答這問題嗎?
如果擋切(Pick & Roll)不是一種戰術,那麼,能否說擋切(Pick & Roll)是一種戰略?
我的答案是:不能。
為什麼?你能回答這問題嗎?
有機會再寫文章向各位解說戰術與戰略的差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