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tance Still Matters

 

「距離仍有作用」,這是2000年開始,Ghemawat教授在哈佛大學任教時,對於「距離之死」The Death of Distance)提出反證。他認為距離仍是企業全球化策略應考量的因素,距離未死,依然決定著全球化策略的成敗。

 

由於資訊科技和全球通訊的發達,地球村形成,「距離之死」 The Death of Distance)促成企業活動跨越國界,無障礙地整合在一起,進而對國際企業的全球化佈署策略產生重大影響。過去世界是由許多自主國家組成的國家差異(Country Difference),國際企業在各國的策略佈署必須考量各國市場的異質差異(Heterogeneity),採取在地化(Localization)策略。但從Friedman2005)提出「地球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論點後,國際企業在各國的策略佈署逐漸走向全球標準化(Global Standardization)、同質化(Homogeneity)、趨同化(Convergence)。

 

Ghemawat教授在哈佛大學任教時,對上述兩種看法都提出質疑。他認為國際企業的全球化策略仍必須考量距離因素,所謂「Distance Still Matters」,國際企業進入某一國市場仍應考慮兩國距離之差異,若兩國距離相近,可以採用與母國相近的策略,反之,若兩國距離很遠,必須採用與母國不同的差異策略。如果企業受限於資源稟賦,無法採用與母國不同的差異策略,則應捨棄該一市場,以避免失敗。

 

Ghemawat以澳洲媒體大亨梅鐸經營的衛星電視 (Star TV)為例,說明執意到不同國家複製母國成功的經營策略,最後會以慘敗收場。1991年衛星電視挾其在歐美先進國家的全球化策略,積極向亞洲市場擴展,它鎖定亞洲市場人口金字塔最上層的 5%,這群人多數將英語視為第二語言,喜歡觀看純英語的全球化同步的電視節目,衛星電視將以歐美收視人口為訴求的電視節目直接移植,不須投資製作適合當地需求的節目,以節約節目製作成本,經營最後慘敗。

 

Ghemawat認為這是國際企業經營的策略迷失,雖然資訊科技提高全球通訊的效率,各國之間的差異已經大幅縮短,但距離的障礙依然存在,各國國民的經濟活動仍以母國為主要範圍,並不特別關心母國以外的資訊。他列舉出:

90%的人永遠不會離開自己出生的國家

98%的電話都是國內電話

95%的新聞從國內媒體獲得

 

所以,雖然透過網路人民可以連結到全世界,但不表示「距離已死」,這是一個半全球化(Semi-globalization)時代,「距離」對於國際企業在各國所從事的國際貿易或國際投資,仍舊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量。

 

Ghemawat提出的「距離」並不泛指地理距離,而是一個綜合文化、行政、地理、經濟四種距離差異的指標,此即將「文化距離(Culture Distance)」、「行政距離(Administrative Distance)」、「地理距離(Geographic Distance)」、以及「經濟距離(Economic Distance)」同時納入的CAGE 模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