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思維

洪明洲 教授

「策略思維」是制定策略所需的思考方式,它是洞察企業真正面臨的情境之SWOT(強點弱項機會威脅)詮釋,遺憾的是:多數人對SWOT的意義,都不瞭理解。如果連何謂機會威脅都搞不清楚,經理人又如何訂定策略呢?

新台幣走強(升值)是機會或是威脅?與中國簽訂ECFA是機會或是威脅?重點不在它是機會或是威脅,重點在:你如何詮釋它是機會或是威脅。

經理人要擬定一項策略,他會面臨很多事件(Events),他必須想出一套方法(策略)來因應(Response)這些事件。如果他視某一事件為「機會」,他就因應它,利用(Exploit)它產生價值;如果他視某一事件為「威脅」,他就因應它,閃避(Avoid)它而不受傷害。所以,SWOT 反而是「因為我要採取這項做法」而對情境事件的「主觀」詮釋,它們並非「客觀」的強點弱項機會威脅

所以,教科書(學者專家)教我們要認清情境的強點弱項機會威脅,這「認清」都是事後(ex post)的,事前我們對情境,都是「認不清。果若事前可以認清,我們是神,何必向這些專家學者學習?

等到採取對策,結果出來了(事後),我們才會真正認清強點弱項機會威脅。這時專家學者最會「放馬後砲」,他們事後會講得頭頭是道(事後孔明),好像他們事前就知道所有強點弱項機會威脅。

我敢保證這些「事後」神準的專家學者,事前可能比凡夫俗子還不準。由於大家都一樣不準,也都會忘記這些不準的「慘痛記憶」,所以,專家學者很容易被寬恕--其實不是「寬恕」,而是健忘:人們會忘記他們曾經「外行得」可笑的慘痛紀碌,這是當專家學者的好處:事前可以「大放厥詞」,事後可以「放馬後砲

我也是某些領域的專家學者,我也曾「大放厥詞」,不過,我自認比一般學者專家「可愛」的地方是:我知道強點弱項機會威脅是自我主觀詮釋的產物,而一般學者專家可能對此毫無所知

當我注意某人所作的分析詮釋時,我更注意他的立場,我不會輕易將他主觀的詮釋視為客觀的強點弱項機會威脅。我知道:一般人想採取某一做法時,他就將任何有利這項策略的事件「詮釋」為機會,不利這項策略的事件「詮釋」為威脅。

我也是凡夫俗子,我也是如此(無知)。不過,我自認比一般學者專家「可愛」的地方是:我會不斷懷疑我的主觀詮釋,而不會「膨風」地認為我的主觀詮釋是客觀事實。

這就是我的策略思維。所以,洪教授要開一家單車店,策略思維是「事前」主觀詮釋開單車店的SWOT,然後不斷辯証這些詮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